2月25日,海水養殖生物育種與可持續產出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2024年學術年會在青島召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桂建芳院士,委員包振民院士、陳松林院士、張顯良研究員、解綬啟研究員、宋林生教授、萬榮教授、張元興教授、沙忠利研究員、王文教授、金顯仕研究員等專家出席會議。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科技條件處處長崔江浩、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鄉村發展科技處處長孫康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玉梅,以及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等9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趙憲勇主持,學術委員會會議由桂建芳院士主持。


王玉梅副院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高度重視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實驗室在全體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海水生物基因資源挖掘和育種關鍵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創新體系效能持續提升。她強調,實驗室要緊跟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新需求,聚焦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海水育種和養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同時要認真對照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標準,突出亮點特色,提前做好建設期評估的各項工作。

崔江浩處長 指出,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體制整體改革的重要舉措,實驗室要以強化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科技力量為使命擔當,圍繞 制約我國 海水養殖產業 發展的重大科技瓶頸 開展科技創新;要 強化產業應用導向 ,圍繞海水種業和養殖 產業痛點, 推動與龍頭企業協同創新, 加速技術成果轉化, 進一步做好實驗室運行機制建設,加快標志性重大成果產出, 打造海洋漁業科技創新標桿。

實驗室主任陳松林院士圍繞管理機制、科研產出、隊伍建設、成果轉化和交流合作等方面作了全面工作報告。徐東研究員、吳立冬研究員、王洪巖助理研究員、崔忠凱助理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全球變化對近海生物硅代謝的影響及機制”“柔性可穿戴水生生物健康監測傳感器研究”“重要水生動物免疫系統演化機制研究”“半滑舌鰨基因編輯育種技術建立及速生新種質創制”的代表性成果匯報。

與會委員充分肯定了實驗室2024年所取得的科研進展,并針對實驗室現狀和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點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委員們強調,實驗室建設應圍繞目標加強統籌謀劃,明確重點攻關領域;要以國家重大需求和科學問題為導向,做好應用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的銜接;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領軍人才、優秀青年骨干的引進和培育,提升海洋漁業產業的支撐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
同期,實驗室還舉辦了學術 交流會議 , 圍繞海水養殖產業 亟須解決的 關鍵問題 、 如何聯合開展攻關 等 進行了 深入交流討論。

